联系人:行政部
座机:029-85233571
邮箱:whkjkf@163.com
地址:西安市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飞天路588号北航科技园2号楼E座
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”,每年中秋的月光都准时赴约,却总在不同的故事里,酿出相同的暖。
中秋的底色,是藏在缺憾里的人生智慧。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,苏轼在《水调歌头》里的喟叹,道破了中国人面对世事的通透。月亮的盈亏流转,恰似人生的起承转合:有团聚的欢颜,便有离别的怅惘;有顺境的坦途,亦有逆境的坎坷。白居易被贬湓浦时,望着明月忆起“昔年八月十五夜,曲江池畔杏园边”,今昔对照的沧桑里,是月光温柔接住了所有失落。这轮明月,早已教会我们与缺憾和解。
傍晚时分,厨房飘出的桂花香裹着炖肉的烟火气,父母在餐桌旁摆上最后一双筷子,你刚放下行李箱,就被塞了一块还热乎的月饼——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与饴”,苏轼笔下的清甜,原来就是此刻舌尖的软糯,和母亲笑着说“就等你回来切”的温柔。后来你会发现,中秋的意义从不是赏月,而是“团圆”这两个字,被月光写进了每一次相聚里。那些平日里没说出口的牵挂,那些隔着屏幕的叮嘱,都在月光漫过餐桌的瞬间,化作一句“回来了就好”。
今夜,不妨斟一杯桂花酒,切一块团圆饼。当月光洒在肩头,便知我们正与盛唐的诗人、宋代的游子共享这轮圆满。这轮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明月,既藏着“家和万事兴”的朴素期盼,也写着“自强不息”的民族密码。所谓中秋,便是让每一颗牵挂的心,都能在月光里找到归宿,让每一份思念,都能被圆满温柔接住。